迎评促建,深化教学改革——英语专业举办“课堂优化”教学活动

发布者: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:2024-11-25浏览次数:10
初审:武帅 复审:鲍海春 终审:王晶

为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,切实增强教师教学能力,2024 1119日(星期二)上午 8:30,英语专业于至善楼举行首次 “课堂优化” 听课、评课活动。活动现场,全体英语专业教师热情高涨、踊跃参与,有序分成三个小组,分别在至善楼 G301G414 G412 教室同步开展相关活动。值得一提的是,每个小组都特别邀请到一位业内专家莅临现场进行专业点评,为活动的专业性与有效性筑牢根基,确保活动能够精准聚焦教学问题,切实产出优化成果。

教学理念革新

在本次 “课堂优化” 活动中,英语专业教师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变革趋势,全面革新教学理念,致力于构建契合时代需求的创新型教学模式。他们果断摒弃传统填鸭式、单一讲授的教学方式,将学生置于教学核心位置,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思维活力。

教师们深知,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,是英语教学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所在。在课堂实践中,他们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。以《高级英语》课程为例,教师不再局限于语法与词汇的机械讲解,而是精心设计主题研讨活动,选取具有深度和争议性的话题,如文化冲突与融合、社会现象解读等,让学生分组讨论、各抒己见。同时,引入丰富多样的案例分析,涵盖文学作品、时事新闻、商务谈判等领域,引导学生深度剖析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、社会价值以及思维差异。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,实现了从知识单向传授到综合能力培养的质的飞跃。

教学方法创新

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,英语专业教师勇于突破传统框架,积极引入一系列创新手段,为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多媒体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得到广泛且深入的应用。教师们充分利用视频、音频、动画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,精心打造生动逼真的语言学习场景,全方位呈现英语语言背后的多元文化背景。比如在讲解西方节日文化时,通过播放节日庆典的视频片段,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节日的氛围与特色;在听力教学中,运用各类音频素材,包括新闻广播、影视对白、名人演讲等,丰富学生的听力体验,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感。

与此同时,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方法创新的一大亮点。教师们借助先进的在线学习平台,精心规划教学流程。课前,在平台上发布预习任务,内容涵盖课文背景知识介绍、重点词汇预习、简单问题思考等,引导学生提前熟悉教学内容;课中,结合线上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,组织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、项目汇报等互动活动;课后,通过在线平台布置拓展阅读材料、个性化作业,并利用线上讨论区、作业反馈功能,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,解答学生疑问,实现了教学全过程的无缝互动。以《英语视听说》课程为例,教师引入专业的线上口语练习软件,软件内置丰富的模拟对话场景,涵盖日常生活、职场交流、旅游出行等多种情境。学生课后可随时随地登录软件进行自主口语练习,软件能够即时对学生的发音、语调、表达流畅度等进行智能评估并给出反馈,有效助力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。

教学效果提升

课堂优化” 活动的深入开展,为英语专业教学带来了显著的成效提升。通过系统的听课、评课环节,教师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共同体,彼此相互观摩、借鉴,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与策略。

活动邀请的专家们对教师们的教学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,并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专业建议。专家们指出,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大胆革新,成功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,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。教师们在活动过程中,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与改进,不断打磨自身教学技艺,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水平,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质、高效的教学服务。

英语专业教师课堂展示

活动圆满落幕之际,受邀专家对英语专业教师们在 “课堂优化” 活动中的精彩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誉,并悉心提出诸多宝贵建议。专家们达成共识,一致强调 “课堂优化” 计划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,意义非凡。该计划不仅为教师搭建起深入交流与密切合作的优质平台,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,更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。

专家们寄望,通过系统的听课、评课流程以及后续的反思改进环节,每位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持续精进,不断提升教学水平,进而为学生呈上更优质、高效的教学服务。相信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、积极投入下,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必将稳步攀升。未来,英语专业将持续聚焦于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,通过整合多元教学资源、深化产教融合模式,不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,提升其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,为学生搭建起一座通往全球舞台的坚实桥梁,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兼具扎实语言功底、深厚文化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