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评促建,深化教学改革——朝鲜语专业举办“课堂优化”教学活动

发布者:外国语学院发布时间:2024-11-26浏览次数:10
初审:武帅 复审:鲍海春 终审:王晶

为积极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,朝鲜语专业于 20241119日成功举办 “课堂优化” 专题活动。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了专业教师在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及思政融入等方面的创新成果,既是朝鲜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汇报,也是为评估筑牢教学质量根基的重要举措。

教学设计优化

在教学设计方面,教师们展现出独特巧思,兼顾专业技术与语言类课程特性,让教学内容科学且创新。

李仁顺老师在《韩国语阅读 I》中,精心设计生活化、开放性内容。例如选取贴近韩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新闻报道、散文随笔等作为阅读素材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使学生能迅速融入韩语阅读情境。同时,在词汇和语法教学环节,巧妙关联思政内容,通过讲解蕴含正能量词汇的用法,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。

许世立老师的《韩汉互译 I》教学设计别具一格,广泛涵盖政经文化等多领域内容,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。他收集国际会议中的韩汉双语文件、热门韩剧台词等作为翻译素材,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,使学生能接触到不同场景下的翻译需求,提升翻译能力。

权基虎老师的《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I》采用 “实拍 +后期” 一体化教学模式,将无人机航拍、运动相机操作和剪辑软件教学有机结合。先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技术原理,再安排分组实践,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,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设计,为学生职业发展助力。

课堂组织革新

课堂组织形式多样,极大提升了课堂活力与学生参与度。

白玉兰老师在《初级韩国语 II》课堂上,充分运用情景练习、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法。比如设定 “韩国旅游” 情景,让学生分组讨论旅游行程安排,并进行角色扮演,模拟在韩国餐厅点餐、景点问路等场景,结合中韩文化差异,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,课堂氛围活跃,学生参与热情高涨。

朴花艳老师的《高级韩国语 I》课堂上,以小组讨论、词汇抢答和故事创编等互动形式提升课堂参与度。在讲解完课文后,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相关话题,开展词汇抢答游戏巩固新学词汇,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和语法创编故事,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。

朴辰夏老师的《中级韩国语 I》课堂注重贴近学生生活,运用情景教学法。创设校园生活、购物消费等学生熟悉场景,进行韩语对话教学,同时融入跨文化教育,对比中韩在这些场景中的文化差异,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,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。

思政融入深化

思政融入教学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,教师们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。

李仁顺老师在《韩国语阅读 I》中,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梳理中外优秀女性案例,如韩国独立运动时期的女性英雄事迹和中国古代杰出女性故事,让学生分析这些女性的品质与贡献,培养学生价值判断能力,在语言学习中树立正确价值观。

许世立老师在《韩汉互译 I》中,通过翻译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。选取社会民生、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的韩汉文本进行翻译,组织学生讨论这些热点问题,提升学生人文意识,使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。

权基虎老师在《新媒体技术与应用 I》技术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,强调影像伦理与安全操作。在学生进行无人机航拍实践前,讲解因不当操作或违反影像伦理造成不良后果的案例,让学生明白在新媒体技术应用中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,培养学生专业精神与责任感 。 

此次“课堂优化”教学活动的成功举办,不仅是朝鲜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展示,更为外国语学院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注入了强大动力。通过教师们在教学设计、课堂组织以及思政融入等多方面的创新实践,专业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,课堂设计实现了全方位优化。这些宝贵经验的积累,不仅为教学改革筑牢了根基,更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李仁顺老师的《韩国语阅读I》教学展示

许世立老师的《韩汉互译I》教学展示

全今花老师的《高级韩国语I》教学展示

白玉兰老师的《初级韩国语II》教学展示

朴花艳老师的《高级韩国语I》教学展示

朴辰夏老师的《中级韩国语I》教学展示

权基虎老师的《新媒体技术与应用I》教学展示